top of page

做人無我 做事無框

在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不停的學習,不停的適應,不停的轉變。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,多不善於表達和溝通;尤其是女性,甚麼賢良淑德,包容忍讓,給自己套上了太多的框框,大家活在一知半解裡,只在迷霧中、失覺中度日。漸入老年,從生活的接觸及更多與人交往的體會,察覺原來很多人都有強烈的表現自己的欲望及胆量,即使含蓄的人也想表達自己深藏的感受。


但從不善於表達到懂得溝通,原來都要經歷學習的過程。有些人把抑壓的情緒,似火山爆發般發洩在伴侶或好友身上;發洩了雖然比抑壓的舒服得多,但這不是有效的治療方法,因為激烈的爆發只會令情緒更激烈,並且還有機會把至愛趕跑。他們需要懂得平靜地慢慢談心裡話,才能夠尋找到問題的根源,繼而放開錯誤的想法,重新確定意義,腳踏實地的好好生活。


我也不善於說話。回想自己,我是家中六個孩子之中的么女,和排行第五的姊姊相隔五載。爸爸在我十歲時便已經離世了;他最疼我,我記得他讚我善良乖巧,經常向他的朋友說我關心別人的故事;記憶中他從沒有罵過我。童年時每當受到「欺負」,只要我哭,爸爸便會來解決一切,我無需爭拗。這十年是我最美好的時光,培育好我這顆溫馨善良的心,但原來日子過得太好,同時也會令我缺乏了學習面對逆境的能力。後來遇到被「欺負」的時候,我便不知所措,只有盡量少説話。記得當男朋友,因某些事誤會而大聲呼喊地要求我對事件作出解釋時,我只是哭著而不懂得回應。當時我感到十分難受,久久也不明白為何這樣簡單的事情,我竟然開不出口來,結果連帶感情都因此事至無疾而終。雖然我對心理學有些認識,但是多年來也未能解開心裡的疑惑、委屈和痛苦。唯有好好地修靜,一點一滴的放鬆,剝掉一層一層壓在心坎深深處所隱藏的痛,才能逐漸清晰地解開問題的根源。


解開問題的癥結本來是很簡單的,只是我太過「自我」,繃得自己太緊而失卻自覺,直至我把鬆靜定的功夫修練開了,我才開始接觸到心中的「感受」,再把鬆靜定的功夫多練深層些,我才能把問題的癥結多看清楚一點,放得愈鬆,看得愈清,練鬆至到位了,慢慢地才能放下「自我」,並懂得適當地面對問題。


原來被「欺負」的上述情況,如洋蔥般一層層的拆解。首先我從感受哭的感覺,深深處我仍是渴望慈父回來幫我,我仍懷念他和兒時的溫馨。其次,我認為被「欺負」事情本是太簡單了,對方應該明白才是,我堅持不解釋,因為我認為多餘的解釋只會讓人覺得我太傻,太不應該回話,説了又似嘲笑對方。某些時候,我認為對方不可理喻,我便不理睬,不回應,和他對罵只會偏低自己,與他一樣的無理。當時我認為對方無理,我絕對是對的,也是受委屈的一方。但我又記起一位智者曾經提示我:「當我認為自己必然對的,那麼我必然是錯了」。


我平靜地反思,看到自己對處事的態度的確太多假設。現在才覺自己太自以為是,“認為事情這樣簡單,對方應該明白” 的想法是不對的,因為世上那有「簡單」那有「應該」的事? 當再平靜下來,我感受到心的深深處仍有些怨氣,我怨對方不明白我、不信任我,只覺得對方不可理喻,或愛得我不夠深等等。陳年往事,以為早已放開了,原來還有些怨氣未拔,我在平靜中再放開放下,又多一層鬆。我終於看到自己的不回應的作風,自以為清高,其實我只是逃避而不懂得適當的處理事情而已。再鬆靜定深層些,我終於看到自己陰暗的一面,看到怎樣負面的影響到自己和他人,意料之外地嚇到汗流浹背。


在鬆靜定下,我學習勇敢面對自己的錯誤和缺點,放下無謂的執拗,在心裡實行對我傷害過的人誠心地説「對不起,請你原諒我」,對幫我的人説「多謝你」,對傷害過我的人説「我原諒你」,對所有人説「我愛你」。漸漸領悟到簡樸的妙,選擇簡單地生活,學習簡簡單單的講清楚,輕輕鬆鬆的無憂慮的生活,不是更寫意的嗎?以往的執,真是庸人自擾,自尋煩惱!


願大家自在安祥,心生喜悅!


詠春 10/2023



ree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